四川川大附中(成都十二中)
川大附中(成都十二中)学校简介
成都十二中始建于1908年,学校历经世纪沧桑砥砺,百年春华秋实。2003年合并成都二十九中,加挂“四川大学附属中学”校牌;2006年学校划拨武侯区直管,2008年合并成都市第五十中学,2009年与新津华润高中签约互动发展联盟协议,形成川大附中教育集团,2008年武侯区委、区政府斥巨资打造,校园焕然一新,2010年8月教学大楼竣工并全面投入使用。
学校坚持以 “树立科学发展观,走科学发展之路,坚持以人为本,推进学校全面和谐,可持续发展”为指导思想,以“既对学生现在成长负责,更对未来发展负责”为办学理念,以“抓住机遇 科学发展 和谐团队 提升形象”为工作思路,以“全员全程的教学研究、活动体验的实践德育、咨询疏导的心理教育、身心合一的艺术体育”为办学特色,传承百年历史所积淀的厚重文化,走特色、多元发展之路,全面促进学校的教育国际化、现代化发展。
学校在职教师453人,在校学生5500余人,现有教学班104个。34名特级教师、市区学科教学带头人,138余名全国、省、市、区优秀教师,149名高级教师。一流的师资团队,德技双馨,奠定了学校成为“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学校”的坚实基础。 2011年,学校集体获国家级一等奖11项,省、市、区各项殊荣42项;教师个人获国家级奖12人次,省、市、区各类奖项221人次;学生个人获国家、省、市、区各类奖项442人次。
多年来,学校为清华、北大等全国知名院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。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,在生源有所变化的情况下我校的高考成绩仍然呈稳步增长的态势,学校连续21年荣获成都市高中教学质量表彰奖。学校办学效益显著,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,各类荣誉纷至沓来。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,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十所示范校之一,中央教科所批准的“创新教育实验学校”、“教改先进实验学校”,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,国家教育部批准的“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”,省校风示范校,省高中课程改革样本校,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,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,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,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校。
学校以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赞誉,中央电视台、省市电视台、《教育导报》、各大报刊及著名网站都作了大量报道。学校在收获社会声誉、树立良好形象的同时,更淬炼出省内一流、全国闻名的教育品牌。
办学条件
2008年,武侯区人民政府投资1.5亿,对学校进行全面改建,2010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。学校拥有独立的室内体育馆、3个可容纳260~ 900人的学术报告厅以及两个大型地下停车场。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、高标准现代化的校园网络、计算机网络教室、多媒体教室、新型语言实验室、理化生实验室、生物标本室、通用技术实验室、劳动技术实验室、天象馆、天文馆、美术室、音乐室、形体健身房、排练厅、学生社团活动室、全塑胶运动场,以及学生食堂、一流的学生公寓等。为保证现代化教学的需要,学校每间教室均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,硬件设施堪称省内一流。
学校理念
办学理念:“既对学生的现在成长负责,更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”——以教育科研为先导、以公民教育为基础、以教学改革为主线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
办学特色:全员全程的教学研究、活动体验的实践德育、咨询疏导的心理教育、身心合一的艺术体育。
培养目标: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,人文、科学、劳动素养,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,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、终身学习能力和理解、适应社会生活能力,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。
全员全程的教学研究
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推进教学改革,课题研究以校本实践问题解决为研究核心,以课堂为研究主阵地,以全员全程参与为主要研究方式,以师生协同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,体现了“问题即课题、教学即研究、发展即成果”的实践研究基本思想。开展多项国家级和省、市级课题研究,取得丰硕科研成果,获得国家、省、市多项表彰,连续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一、二、三届教学成果二等奖后,创新性地开展“基于缄默知识的核心问题教学实践研究”的课题研究,研究成果2009年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四届教学成果一等奖。学校在研课题《核心问题教学中的学生深度体验实践研究》于2011年7月被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“十二五”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(课题批准号DHA10242),并顺利开课,得到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。
学校以“三个精心”(精心备课、精心上课、精心训练)为基础,坚持“常规为本、改革取胜”,强调“以学论教、关注学生”的焦点意识,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现代课堂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,确保了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,连续20年荣获成都市教育局提高教育质量表彰奖。
活动体验的实践德育
学校的德育工作,以健康的心理素质、高尚的道德情操,学会做现代人,适应环境社会,理想志向高远,成人成才报国为总体目标。强化德育“四线”建设(树立良好的校风校纪是生命线、加强班级的常规管理是保障线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目标线、开展多彩的德育活动是风景线),采取多种途径把家庭教育、社会教育、学校教育与养成教育结合起来,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,让学生在“实践德育”、“体验德育”活动中自主感悟、生成、内化,从而实现“德育修德、德育养能”的育人目标。学校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学生家长的认可。
咨询疏导的心理教育
1994年我校明确提出并实践心理健康教育,成立了四川省第一个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心,以“关注心理健康、促进全面发展”为主导,以“咨询疏导”为途径,通过电话咨询、个别咨询和心理信箱的形式,接待了学生及家长上万人次。成立“学生心理协会”,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、自我发展的平台;举办“家长学校”,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。多年来,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省、市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。
身心合一的艺术体育
学校重视体育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,形成了“以特长带普及,以普及促特长”的学校体育工作特色,学生参加国际、全国、省、市田径、游泳、花样游泳、艺术体操、健美操等运动项目比赛多次荣获冠、亚军奖,每年有数十名学生取得一级、二级运动员证书,为国家、省、市和高等院校培养出了大批体育优秀后备人才。